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科研强国从种地开始[七零]第17节(1 / 2)





  若是没有这个利益关联,宋光辉会这么积极地帮忙吗?

  所以这人脉果然很重要,因为谁也不知道,谁背后有什么关系。

  他倒是可以直接把草菇送市农副收购站,但价格肯定会被压得很低,不如卖给厂子,好讲价,给钱也痛快。

  宋立志对李泽宝有些感兴趣,得知他是京市来的知青,更是拉着人聊了不少。

  不过他们没有久留,毕竟宋立志、宋光辉还要上班。

  李泽宝并不急着回去,打算跟着宋光辉去红星街转转,运气可以的话说不定还能买到实用又热门的二手东西。

  另一边,宋立志看着时间差不多,吃了早饭,拿搪瓷盆装了一盆草菇放家里,其余的倒入布袋,拎着去了机械厂。

  食堂早上并不是很忙碌,会来食堂吃早饭的人主要是夜班和单身职工。

  小厨房主做的是小炒,主要招待领导,以及想要改善伙食的职工等。

  掌勺的是周丰周大厨,据说祖上在大酒楼做过,厨艺很不错。

  “老周,给你找了样新食材,中午能整两道新菜不?”

  宋立志身为食堂的采购主任,又好吃,跟周丰再熟悉不过了。

  “我瞅瞅。”周丰白胖胖的手接过宋立志手中的袋子,手伸进去抓出一把草菇。

  “哟,竟然是包脚菇,哪来的?”周丰吸了口气,“这味儿挺足的,今天就来个包脚菇烧肉,剩下的就用来烧豆腐。”

  宋立志点头:“你看怎么好吃就怎么做。这是底下一个公社的知青自己种的,以后每天都能送一批来,给大家改善改善伙食。”

  这时节天天吃一样菜也腻。

  “每天都有?不错,我多整几道菜出来。”周丰喜滋滋地想,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线。

  机械厂中午下班的铃声一响,一批人推着自行车驶出大门,一批则拿着饭盒往食堂冲去。

  刚踏进食堂,有那鼻子尖的工人叫道:“今天是有新菜吗?好鲜的味道。”

  “我也闻到了,不知道什么菜?”

  打菜的窗口挤满了人,答案很快就揭晓了,红烧草菇豆腐,然而量太少,后面来的人连味儿都没闻到,只能从吃到的工友口中听到描述。

  据说跟肉一样好吃!

  小厨房做的是草菇烧肉,对半剖开的草菇肉质肥厚,吸饱了酱汁,鲜美可口,非常下饭。

  短短半天的功夫,跟肉一样好吃的草菇已经传遍整个机械厂,很多人都很好奇那是什么味道,已经琢磨着去食堂打一份回家添个菜。

  草菇在机械厂是如何受欢迎的,李泽宝不得而知,他在红星街转了两圈,又踏进了这家种子店。

  种子店的女销售员还记得他,态度热情了一些,特别询问他玉米是否已种下。

  “玉米已经种下。”李泽宝点头,“有什么适合这个季节种的种子吗?”

  “金春一号是新品种,希望你们种植时多用点心,可以记录下数据反馈给我们。”

  李泽宝并不清楚种子站的运作规则,听售货员这么说也没多想,顺嘴就应下了,就算她不说,史佳瑞本来也要记录的。

  “清明前后,种瓜点豆,种子站目前只有南瓜、蒲瓜和西瓜的种子,均是口感好、产量高的品种。”

  李泽宝一听到有西瓜种子,马上就心动了,买了两大包,顺带买了点南瓜和蒲瓜的种子。

  这是他最喜欢吃的水果之一。

  整个东川公社就没见有人种西瓜,能不能种出来,他也不确定,反正先买了再说。

  李泽宝是在午饭前回的大队,这会儿,那些去仙河市的知青和社员还没回来。

  他一回来第一时间把手中的纸给史佳瑞看,按照这个价格,以及草菇的产量,三个月内挣一千块钱妥妥的。

  虽然还没拿到钱,但是有这一张单子,史佳瑞也有底气跟石大春、石在峰要人要物了。

  等第一批的草菇摘完,第二第三批也进入采收期,但史佳瑞可没打算每天就产三十斤的草菇,这个量对合作社来说也太小打小闹了。

  石大春是最先知道消息的,拍着大腿乐得哈哈大笑,直说自己没看错人,丝毫不提自己之前也有头疼史佳瑞安排的事儿。

  “菇棚做事的人肯定先选三队队员和知青,后面再考虑其他两小队。”石大春说,涉及到利益的事儿,没得商量,“走,我们去大队部。”

  “你们说什么?”石在峰怀疑自己耳朵听错了,机械厂食堂采购草菇?

  李泽宝把手中盖了章的单子递过去,“机械厂的食堂需求量,每日最少也在八十斤,现在菇棚的产量不够,需要扩大生产。”

  而想扩大生产,需要做的事儿可不少。

  石在峰站起来一把抢过单子,不可置信地看了又看,这纸上印着的字写着仙河市机械厂,红色的印章做不得假。

  这可是仙河市第一大厂啊!能接到机械厂的单子,他们大石大队在东川公社要出名了!

  石东明见石在峰拿着纸傻愣愣地站着,等不及地抢过来。

  除了鲜红的印章,他第一眼看到的却是上边写的价格,他呼吸一紧,抓起桌上的算盘噼里啪啦地算起来。

  “这价格,我们发了!”石东明边打算盘边碎碎念,“有了机械厂的单子,其他的工厂会不跟进?农副产品收购站会不要?……”

  这年头,城里人一样跟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