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科研强国从种地开始[七零]第67节(1 / 2)





  任何一个人都觉得这个机器很好, 等到下一台旋耕机是由张雄示范,他口才没有林向阳那么好,但有之前的气氛打底,讲解也很成功。

  苏平安负责烘干机,他调动氛围的能力没那么好,就叫林向阳帮忙,当场点火烘干农产品。

  “相信大家都听说过东川公社大石大队的草菇,他们就是用这个机器烘干的,烘干后的草菇用塑料袋装好,可以卖到京市、海市。”

  “大石大队可以卖农副产品,那其他大队就不行了吗?没有草菇,你们就不能烘干干菜、烘干花生、烘干草药?”

  “希望各个大队的农副产品都能尽快发展起来,生活更美好。”

  史佳瑞全程就在后头看着,见大家说得头头是道,都有充分做过功课,心里很是欣慰。

  烘干机还点着货烘干东西呢,白河公社的领导就找上机械厂问价格。

  那旋耕机和脱粒机确实很吸引人,而马上就要双抢了,若是没下雨还好,若是下雨,那完全就是在跟时间赛跑。

  因为白河公社也不确定这机器用着怎样,脱粒机定了二十台,旋耕机定了十台,平均算下来,每个大队就分到一两台。

  虽然订单数量比预想的少,但总算是开张了。

  大家精神振奋,准备去另一个公社宣传,这样一天下来,赶一赶,还是能跑三个公社的。

  不过这只限于仙河市附近的,再远的,比如东川公社、南珠县等,就只能在外留宿了。

  农机下乡展示宣传活动顺利展开了,第二天仙河市日报上就进行了大篇幅的报道。

  报纸用的照片是林向阳讲解脱粒机时的照片,正好把所有的领导以及大部人都拍了进去。

  黑白色的照片,人的面孔不是特别清晰,但凡是能在报纸上找到自己的人,都非常的激动,纷纷买了一份报纸收藏。

  这说不定可以作为传家宝传下去。

  史佳瑞只被拍到侧影,就算是很熟悉的人都认不出来,苏平安他们还是根据衣服、位置等猜出来的。

  这场宣传还是很有用的,三个公社加起来一共订了近百台的机器,而且后续可能会追加数量。

  而这个农机下乡宣传活动还得继续办,陈绍兴得留在厂里主持生产工作,最终,这个任务就交给了史佳瑞和三人组。

  史佳瑞内心其实是拒绝的,她晕车那么厉害,去负责这个宣传,跑几场下来,一条小命都没了。

  但她最终还是同意了。

  他们四个人分成两组,林向阳带着机器去南珠县等几个县展示,史佳瑞则回东川公社,把展示地点定在大石大队里。

  史佳瑞等石有田和李泽宝来送草菇的时候,再搭他们的车回公社。

  她直接去找公社领导。

  史佳瑞的运气不错,书记和主任都在,几乎是她一提,他们就同意了。

  那报纸多大的版面啊,想不注意都难。

  可惜的是,他们今天的展示,市领导没法来,要不也能沾一下光上报纸了。

  其实史佳瑞完全可以提议把展示的第一个地点弄到东川公社的。

  但后来想想还是放弃了,一个是因为路途遥远,另一个则是她想让大石大队、东川公社以更好的方式出名。

  黄书记表示会通知各大队干部下午到大石大队参观的,除了看展示的机器,也让各大队干部好好看看大石大队的蘑菇生产合作社。

  史佳瑞回到大队,又赶着跟石在峰说这事,没有电话就是麻烦,经常会有这种先斩后奏的事儿发生。

  可是想想,先回来跟大队说这事,再倒回去跟公社领导谈,然后再通知各大队干部,这中间浪费多少时间?

  史佳瑞不由想,要是现在有移动通讯就好了,随时打一个电话联系,说明情况。

  然而现实是,连固定电话都罕见。

  没办法,这些都是属于民生投入,但国家内忧外患,艰难独行,哪有钱和精力投进来呢?

  石在峰有看到报纸,他就猜测这个农机下乡活动会不会到他们公社来。

  虽然市领导和机械厂领导没来挺让人遗憾的,但把大石大队作为展示地点,迎接所有大队羡慕嫉妒恨的目光,想想也很爽。

  要知道,半年前他们大队在公社中还是垫底的,哪知抓住了东风扶摇直上,现在谁不羡慕?

  再说了,报纸上写的那三样农机他们大石大队都有,没写的他们也有,用来展示简直再适合不过了。

  石在峰没有用广播通知这件事,但到中午的时候,整个大队该知道的不该知道的都晓得了。

  他单独叫了几个人谈话,到时候由他们来展示机器,务必要在公社领导面前好好表现。

  而史佳瑞则被一群小孩包围了,他们都很好奇报纸的事,询问怎么没在上面看到她。

  他们都替史佳瑞可惜,如果再往前走一点,就能入镜了,能上报纸是多幸运的事啊,无异于祖坟冒青烟。

  史佳瑞听着几个孩子的话,不由哭笑不得,更不敢说自己其实有在报纸上露了个侧影。

  中午,她和李泽宝婉拒了王小月的邀请,回知青点的吃饭。

  路上,李泽宝问史佳瑞一个问题,“如果现在有一个机会让你回城,你会回去吗?”

  史佳瑞摇摇头:“不会,在这里也挺好的。”回去就意味着她会碰到原主的亲人、朋友,她身上的这些变化很难解释得通。

  她侧头看李泽宝:“你要回去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