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科研强国从种地开始[七零]第127节(1 / 2)





  第124章 赠送

  在包菜和花菜的幼苗长到二十公分左右, 史佳瑞把移栽到盆里剩下的苗送给了隔了两栋的老教授。

  孙教授有些意外,毕竟她跟史佳瑞并不熟,但带孙子玩的时候,双方倒是混了个脸熟。

  不过她的心神很快就被眼前的幼苗吸引了心神。

  冬天缺少新鲜的蔬果, 老是吃白菜土豆也会腻, 若是能在屋里把这幼苗种起来, 冬天也能多个菜。

  “这两个蔬菜能种在室外,不会冻死,就是长得慢,个头小。”

  史佳瑞笑着解释:“我想您会感兴趣的。”

  她主要是为了调剂三餐,并没打算把精力都放在这上头,还是交给适合的人去研究吧。

  能住到这个家属区的人,那身份都是可信的。

  “我确实很感兴趣。”孙教授笑笑,“这幼苗是你自己培育的?”

  “以后您就知道了。”史佳瑞摆摆手,“我有事先走一步,有空再聊。”

  孙教授并没怀疑史佳瑞的话,她拉了下脖子上的围巾, 准备去打电话给自己的同事。

  若是这是真的, 又能找出原理, 或许北方的人民,饭桌上可以多添几抹绿色了。

  千年的实体店开了,凡是安装了千年人工耳蜗的,均可到店里进行护理,同时店里还售卖轮椅、拐杖等相对平价的产品。

  在未来很长时间内,这店是别想盈利的。

  一个月后, 史佳瑞拿到报告, 发现咨询人工耳蜗的不少, 但真正安装佩戴的却少,价格拦住了不少人。

  她想到了分期付款。

  在这个时代,说分期付款绝对是一个陌生而新鲜的词,而且能不能还款,还真的是看个人的道德和良心了。

  就算想出了其他的策略,比如担保人、村证明或是街道证明等,也不一定能确保真实性。

  毕竟现在是真的乱,造假的成本太低了。

  最终,这个念头只在史佳瑞脑中闪过,压到了一摞文件的最底端。

  史佳瑞弄出了新的耐寒的小青菜和菠菜,长得很慢,但也比包菜花菜快了。

  煮面的时候揪两棵小青菜放进去,味道都更好了。

  正好,千年工厂那边把她要的这批零件都送到了黎司越公司的仓库那边。

  史佳瑞亲自组装,调好参数,最终有一百台的机器,相比以前,现在多了屏幕,可以按键选择。

  相比之前,只能通过几个按钮旋转,已经好很多了,等之后电子元件再升级,触屏就更方便了。

  史佳瑞两百本的使用书,没有详细说其中的原理,其中列举了她之前调整过的玉米金春一号。

  她还记得李茂特地跑来大石大队查看金春一号的生长情况。

  后面她没再关注,也不知道这个品种的玉米是否有被推广出去,是否培育出更好的品种了。

  史佳瑞明明已经不记得李茂的长相了,但是他看到玉米的那种激动情绪,却留在了记忆里。

  这些农业人,对土地和农业的热爱,枯燥的研究和坚持,那是常人难以想象的。

  这些机器,黎司越会安排送给各个农业大学、农研所。

  她希望,这些机器,可以让研究员们找到最好的良种,实现所有作物种子的自给自足,解决粮食危机。

  才有精力去研究经济作物、改良土壤、延缓沙化、减少盐碱地、解决水污染等问题。

  而在这么多的植物中,或许就有她所需要的材料的成分。

  所有的一切都是连锁反应,当培育的植物越来越多,汇总起来就形成了大数据库,史佳瑞要什么就不用都自己辛辛苦苦去找了,还不一定能找到想要的。

  “不用想太多,这些机器都编号了,送上去的地方也都做了记录,不会流落到外头去的。”

  “我不是在担心这个,我是在想,只有一百台,这数量是不是少了?”

  “这样足够了,太多的话,有人就要起心思了。”

  “行吧,对了,你要以什么名义送出去?”史佳瑞想到这个事儿。

  “以我公司的名义,你觉得呢?”黎司越倒不是想要这个功劳,而是不想史佳瑞去面对之后随之而来的各种问题。

  “我没意见。”史佳瑞清楚这一点,“这倒是能省掉我不少麻烦。”

  “店里需要我帮忙吗?”

  “没事,现在只有京市和苏市两家店,还能熬一熬。”

  “我觉得这样也不是办法,不如多生产些产品,开拓客源?”

  史佳瑞撑着下巴,“这有点难,毕竟大家的消费能力都摆在那。”

  “很快就会好的。”黎司越说,“我得到消息,又要开始严打了。”

  史佳瑞有些意外:“真的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