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31节(2 / 2)


  江通判的大哥吃喝嫖赌样样俱全的人,江小姐摇摇头,“大哥她不会管我的。”

  陈氏只留下一句“你多保重。”然后带着女儿们上了马车回娘家。

  ……

  江通判被关进刑部大牢的事情是开封县近日最轰动的一件事,青桃知道后,说:“该,看他江家、陈家以后还敢不敢横行霸道。”

  陈家有钱但没势,之所以在开封县横着走,都是仰仗江通判的势,如今还不得夹着尾巴做人。

  陆士仪拿着剪刀裁剪布料,直起身子来说:“江通判贪了那么多钱,也没少在东京城里各处打点,拔出萝卜带出泥,估计要牵连不少人。”

  青桃道:“那岂不是要扯出很多人来?”

  陆士仪摇摇头,笑道:“本朝厚待士人,再说有江通判这个祸首在,其他的人只会轻轻放下。”

  大梁对待官员极为慷慨,尤其是高官显宦,除了俸钱,还有衣赐、禄米,甚至有些外任的高官还有职田,然而再厚的俸禄也满足不了有些人的贪欲,高祖在时,对待贪污的官员施以重刑,然而后面几任皇帝之后,对于官员的刑罚就越来越轻,因此陆士仪才有这么一说。

  绿梅放下熨斗,揉了揉腰肢,“咱们现在就在开封县,东京的事情管不着,只要能把江通判弄走就行了。青桃姐,你来替我熨,好累。”

  “累了就歇会儿,青桃你的嫁衣绣的怎么样?”陆士仪问道。

  最开始提起婚事时,青桃还会害羞,现在脸皮也变厚了,直接回道:“绣了一半,反正也不急,婚事还在明年呢,我慢慢绣。”

  绿梅打趣道:“新砚自从与青桃姐订婚后,仿佛变了一个样子,对青桃姐说话细声细气的,隔三差五给送蜜饯果子来。”

  “你还说,你没吃啊。”青桃去掐她的脸。

  陆士仪笑道:“青桃,别跟她生气,绿梅总是有要嫁人的时候。”

  青桃这才放过绿梅,绿梅讨好地说:“青桃姐,小妹羡慕你呢,新砚哥对你特别温柔体贴,而他无父无母,你以后还不用受公婆的气,我跟你讲啊,这天下的婆母都是坏的,就拿……”

  宋淮走进来,正好听到绿梅的话,他咳嗽了一声,吓得绿梅立刻收声。陆士仪摆手让她们下去。

  宋淮道:“绿梅这丫头胆太大,以后谁敢娶她?”

  陆士仪白了他一眼,“她又没说错什么,千年的媳妇熬成婆,当媳妇时受了委屈,以后当婆婆了就找补回来。绿梅嫁不出去也没什么,反正我不差钱,一百个绿梅都养得起!”

  “是,我家娘子最慷慨了,”宋淮揽住她的腰,迅速转移话题,“你开始做秋衣了,我瞧这个颜色,是岳父喜欢的。”

  陆士仪听他口气酸酸的,把布料掀起来,“诺,这是你的。”

  宋淮高兴起来,“多谢娘子!”

  陆士仪说:“有青桃与绿梅在,很快就能做好,然后再派人寄到渝州去了。”

  宋淮欲言又止,陆士仪奇怪,“你有什么就直接说。”

  宋淮道:“事情没有一个准头,我担心你失望,才有些犹豫。算了,还是跟你说吧,岳父可能会返京了。”

  作者有话要说:  今天还有一更,不过会晚一点,可以明天过来看。

  第48章 (修)

  陆士仪惊喜, “是真的吗, 我爹可以回京了?”

  “先别急,听我说, 只是有可能。”宋淮扶住她的胳膊说。

  事情是这样的, 江通判被关在刑部大牢,几轮审讯下来,他把张枢密副使给扯出来了,本来他是不打算把张伯彦给牵扯进来,指望张伯彦替他求情, 谁知张伯彦对他完全避而远之, 根本连一句话都没有替他说。江通判愤恨之下, 扯出了张伯彦,将他历年来给张伯彦送礼的事情一件一件说的清清楚楚。刑部越查牵扯到的人就越多, 枢密院不少人都收了贿赂。

  京中人人自危, 再这么查下去就会影响朝局了,宰相孙世奉与郑枢密使上书建议陛下重惩江通判,尽快将事情结案。

  皇帝于是下令将江通判流放到岭南, 至于张伯彦则罢去枢密副使的职位, 贬为庶人,将在二人家产查封,至于枢密院涉及到的其他人则贬到外地为吏, 由江通判引起来的贪污案,就此草草结案。

  到了这个时候,皇帝想起了陆观来, 陆观任宰相时,曾上疏十策,其中就提出,用政绩优劣来作为升迁贬迁的标准,而不是只凭资历,还有就是限制荫恩,江通判是个典型的恶官,而且还不是进士出身,竟然就能轻易做到通判的位置。陆观也曾在皇帝面上直言张伯彦是小人,皇帝当时一笑置之,仍然十分信任张伯彦,然而张伯彦的所作所为却辜负了皇帝的信任。

  在这种情况下,皇帝自然就想起陆观,于是与大臣们商议想要调陆观回京。

  宋淮道:“这是赵兄写信给我说的,张伯彦让皇上很失望,因此皇上又起了想把岳父调进京的念头,朝中有人反对,也有人赞同,但重点还是在于皇上的想法。”

  陆士仪轻哼一声,“我父亲一心为朝,所施行的政策不过是希望大梁越来越好,可是变革总要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,因而招致朝臣们的反对。他们现在不愿意,等到辽人夏人打过来了,等这大梁的天彻底变一变,就知道好歹了!”

  宋淮拥着她,“人安稳久了,自然就不愿意改变,确实只有不得变的时候才会后悔,只是那时候已经来不及了。火不烧到眉毛,他们是不会变的。”

  “火烧的眉毛了,他们也不会变,”陆士仪斩钉截铁地说,“有百姓们在前头挡着,他们只管自己的死活。”

  辽人,夏人犯边,大梁立刻就求和献贡,那些钱还大都是搜刮百姓所得。陆士仪所说的他们还包含大梁的最高统治者。

  宋淮宽慰道:“还没到你说的那么严重,不过这也是一个王朝发展的必然结果,不必想太多,我们把眼前过好就行了。真到了那个时候,我就是拼了命,也会保护你。”

  陆士仪把头靠在他的肩膀上,喃喃道:“我只是想起了父亲说过的话。唉,刚才听说父亲要回来,我觉得挺高兴的,现在却觉得父亲不回来反而比较好,远离京城,烦心的事情也会少许多,再说他年纪大了,过几年就可以致仕,到时候直接回家乡眉州也挺好的。”

  “岳父他心里自有主张,我们现在想这么多也没用,早点休息吧。”

  后院的菊花开后,陆士仪带着绿梅摘菊花,打算酿菊花酒,正在收拾的时候,县丞夫人柳氏过来拜访。柳氏是个极会看人眼色的人,往日常常逢迎奉承陈氏,心里憋了老大一口气,这次江通判被流放,陈氏凤凰变乌鸡,她将心里常年的一股闷气都疏散尽,脸上带着喜色。

  陆士仪好笑地问她,“柳娘子可是家里有什么喜事?”

  柳氏尴尬了下,说:“也没什么,别人送了我一只临清狮子猫,很会逗人开心,我挺喜欢的。”

  陆士仪“哦”了一声,不再说话,低头喝茶。

  柳氏本来想等陆士仪先开口说江通判的事情,哪知道陆士仪仿佛看穿了她的心思,根本不接这一茬。柳氏忍不住了,道:“陆娘子,你听你家大人说起过江通判的事情吗?”

  陆士仪道:“略听过一些,但我是内宅妇人,平时只做做女红,对这些事儿不太了解,只是听说好像江通判被贬到哪里去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