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37节(2 / 2)


  两人说了些话,周婉就告辞了。

  周婉走后,陆士仪开始梳妆打扮,戴上珠翠、闹娥、雪柳等精致的小首饰,穿上白色裙子。

  绿梅在一边笑道:“今晚月色好,我看不必提灯,扫街也行的。”

  上元节女子们都出来夜游,人来人往,偶尔头上戴的首饰就容易掉落,到了夜深之后,往往有人能拾到妇人遗落的首饰,称之为“扫街”。

  陆士仪从首饰盒子里拿出一个精巧的玉梅花簪子,插在她头上,笑道:“扫街拾宝,可遇而不可求,上元节一年才得一次,你好好玩。”

  “多谢小姐。”绿梅喜道。

  月亮渐渐升起来时,陆士仪与宋淮出门赏灯游玩,汴河大街两边的商铺酒肆挂满了灯笼,又大又圆,花样比去年多了不少。陆士仪笑道:“我看了这么多年的花灯,年年都有新鲜样子,怎么都不觉得腻,只看着东京城的花灯繁盛,纸醉金迷,就让人觉得这是盛世了。”

  宋淮道:“大梁举国的物质供应东京城,东京若是不富庶,这天下就没有富庶的地方了,世人都说苏杭好,可苏杭却比不上东京的十分之一。”

  “说的也是,若是朝廷迁都到杭州,那杭州就是大梁第一城了!”

  宋淮道:“真迁都了,大梁的气数也快尽了。”

  “哎呀,今日这么好的日子,我怎么说起这不吉利的话来,不过这大梁要变天,跟我这小女子说什么话是没有关系的。走吧,我们去安国桥那里转转。”

  作者有话要说:  晚上还有一更。

  第57章 (捉虫)

  安国桥是高祖年间建的, 经过了近一百年的日晒雨淋, 桥身斑驳,但仍然很坚固, 过了桥, 就是相国寺,这里热闹非凡,很多人来相国寺祈福。

  陆士仪手提着莲花灯,宋淮揽着她的肩膀,她还是被摩肩接踵的人群踩掉了鞋子。她不以为意, 反而笑道:“哎呀, 我的鞋子被踩掉了!”

  宋淮拉着她到人少一点的地方, 蹲下身替她穿好鞋子,然后说:“这都走了一路了, 不如我们回去吧?”

  陆士仪摇头, “不回去。”

  “家里也挂了不少灯,在家看也是一样的,我担心你被人挤的伤到自己。”

  “哪有你说的这么严重, 上元节出来玩, 不止是看灯,看游人也很有意思啊,多么热闹。”

  宋淮说不过她, 两人沿着安河慢慢走着,安河两岸的树上挂着灯,有些还写着灯谜, 陆士仪猜中了两个就不再猜了,“要是我都猜完了,后面的人就没得玩了。”

  她与宋淮一人提着一个灯笼,走了不多久,突然间前方有一个年轻的男子正在纠缠一个姑娘,陆士仪定睛一瞧,原来是潘丑儿。

  潘丑儿也看见了她,大声喊道:“陆夫人!”

  陆士仪走过去,那年轻男子不理会,继续纠缠,“丑儿,我家在东京有两家酒楼,四家绸缎铺子,郊外还有一个大田庄,你跟了我,保证让你享福,不用去达官贵人府上陪酒卖唱。”他拉着潘丑儿就要走,宋淮拦住他,年轻男子扬起下巴,道:“丑儿的娘欠了我一百贯钱,怎么,我让她陪我一晚上难道不行吗?”

  潘丑儿无奈道:“你不要纠缠我了,再缓几日,我就还给你。”

  年轻男子笑道:“你挣的钱都给你娘收着了,你能有什么钱,你是歌妓,那些达官贵人们为着家声,也不会纳你进门,不如跟了我算了,不但不用还钱,还能吃香的喝辣的。”

  他扯着潘丑儿的胳膊就走,潘丑儿的小丫头在一边哭哭啼啼。

  宋淮道:“欠债还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,但当街抢人就是不行。”他吩咐新砚,“拿着我的名帖去报到开封少尹。”

  年轻男子盯着他看了一眼,自认晦气,“行,我今日就放过潘丑儿,但她娘欠我的钱还得换,咱们明日见!”说完甩了甩袖子走了。

  潘丑儿墩身行了个礼,道:“今日多谢大人与夫人相助。”

  众人进了一间茶坊,潘丑儿道:“刚才实在是不好意思,我与小婢出来赏灯,却没想到遇到张公子,唉!”

  宋淮带着新砚去了外间,将地方单独让给陆士仪与潘丑儿,陆士仪笑道:“那日听你唱歌,余音绕梁,直达现在仿佛还在我耳边萦绕不绝。”

  潘丑儿道:“我娘从我会说话起就开始教我唱歌,就靠我唱歌养家,若是唱的不好,那连饭也没得吃。”

  陆士仪问她,“张公子势必还会来纠缠你,你打算怎么办,你娘会还这笔钱吗?”

  潘丑儿摇摇头,“来京城的这一年我挣了一些钱,但我娘出手阔绰,我挣得不够她花,早晚有一天她会把我卖出去,不过即使要卖,我也要找个有权势的人卖了,绝不是张公子这种无权无势的酒囊饭袋。”

  她突然苦笑一声,“不过,我娘若是还不了张公子那一百贯,我大概就要被卖给张公子了,所以求夫人帮帮我,我给夫人唱曲,夫人就当是给我的酬金。”

  她恳求地望着陆士仪,启唇唱起来,“伫倚危楼风细细……”

  “你别唱了,这样唱出来我听着不会好受。我明日让人送钱到你府上,不过我帮得了你一时,帮不了你一世,有些事情终究要你还是要自己想办法。”

  潘丑儿咬唇,“先过了眼下难关再说吧,陆夫人,这次算我欠你的人情,日后若是有能力,一定报答。”

  潘丑儿带着婢女走远了,青桃说:“小姐,您轻易就许了她一百贯,这钱就这么白花出去了!”

  “我不差这点钱,就帮她一次吧。”

  青桃、新砚,包括宋淮都认为陆士仪不该给这烟花女子钱,但陆士仪偏偏就给了,还让人送了一百五十贯给潘丑儿。

  中元节过完后,陆士仪与宋淮回了开封县,天气渐渐暖和起来了,陆士仪收到了父母的信,信上说过来中元节就动身来东京,算算日子,也差不多要到了,她派人日日在码头候着。

  二月初,东京陆家人来报信,说陆大人一行人已经返家。陆士仪得知消息之后,立刻与宋淮两人去了东京。两年未见,陆观与王夫人非常想念女儿,王夫人与陆士仪抱头痛哭,陆观打趣道:“你们要是再哭下去,家里都要给淹了,都别哭了。”

  王夫人擦擦眼泪,道:“你自己还不是一样,知道女儿要来,昨夜都没有睡好。”

  陆观笑道:“好了,我错了,你别说了。子平,你跟我去书房吧。”

  陆士柔替妹妹擦眼泪,整理发髻,陆士仪看着她柔和的面容,道:“都说川蜀之地,水土好,养人,我看二姐比以前更白了,娘也是一样的。”

  王夫人道:“那地方雾多,经常下雨,水多,太阳少,人可不得长得白嫩起来。其实我住的挺不习惯的,多亏了你姐姐陪着我。”

  陆士柔低声道:“多亏了爹娘肯收留我这个不争气的女儿。”

  “你怎么又说起这样的话来,你与李骥和离的事情,你没有错,是我与你爹对不住你,没有帮你把好关,你再说这样的话,我就真的伤心了。”王夫人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