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58节(2 / 2)


  魏陶与宋淮两人一向不和,不过这也是赵策想看到的,两人互相监督、制衡,不过魏陶最近行事太过火,正事不干,只一门心思找宋淮麻烦,这样也不行,赵策故意问道:“听谁说的?”

  魏陶哽住了,支吾道:“臣就是听人说的,大概、应该有人会说起吧。”

  “没有凭证的事情不要乱说,”赵策转而又问起大梁使者与金国商谈的情况,魏陶道:“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结果。”

  赵策的脸沉下来,不悦道:“两国都已经谈了一个月了,还没有进展,你这边若是不行,朕换人去谈。”

  魏陶心里一慌,顾不得再找宋淮麻烦,忙说:“请皇上放心,臣一定催促那边尽早解决问题。”

  要说魏陶这个人,最是贪生怕死,但是又好权势富贵,当年壮着胆子迎赵策到相州,没想到撞了大运,之后一路跟随赵策,做到枢密副使的位置,但他心里其实很怕金军,根本就不想同金人打仗,但因赵策的意思是主战,他善察圣意,也装出一副要同金军决一死战的样子来。如今,大梁军队几次重挫金军,但因战事持续太久,两国百姓都吃不消,因此两国暂时谈和,魏陶就把这事揽在身上,准备再立一功,在皇上面前彻底压宋淮一头。但是议和的事情没有进展,他吃了赵策的排头,只能低着头小心地退出了大殿。

  晚上,赵策来坤宁殿,跟周婉闲谈时,把这事跟她说了,周婉蹙眉,说:“皇上,您未登基时与宋大人就结识,他是什么样的人,您应该都知晓,那李简大人对宋大人有知遇之恩,宋大人去送送他本来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,更加证明宋大人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,比那些受过李简恩惠,但见他落难,就躲得远远的人不知要好多少!妾说句实话,宋大人的人品不知比魏大人要好多少。”

  赵策笑道:“你倒很会识人,只不过这朝堂上的事情,不是交朋友,一定要那正直品行好的才行。子平有子平的好处,魏陶也不是一无是处,朕把他们安排在合适的地方用他们就行了。”

  见周婉还是一脸不赞同的样子,他又说:“魏陶从相州时一直跟着我,也算是忠心耿耿,他与子平互相牵制,朝堂上才不会有人一手遮天,蒙蔽我。”

  周婉若有所思地点点头,然后将自己打算裁剪宫中用度,以及简化一些繁文缛节的事情给赵策说了,赵策道:“不错,你尽管去做,就是太皇太后那里也要按规矩来,没必要给她例外。”

  作者有话要说:  大家晚安,明天见。

  第92章

  有了赵策的话, 周婉放心了, 大刀阔斧地对宫里的旧制进行改革。目前来说,赵策的后宫有名分的只有周婉与铃兰两人, 再加上田太后与太皇太后, 从衣食住行方面都减了不少,其他人不敢有什么意见,只太皇太后那边似乎有不满,不过周婉素有贤名,而且她自己也减少用度, 太皇太后闹了几次, 宫里宫外渐渐有风声传出去, 说是太上皇时期就是因为不识民间疾苦,奢靡过度, 才会导致大梁差点被灭国, 明里暗里都在说太皇太后不贤。太皇太后毕竟不是赵策亲妈,赵策对她也只是面子情,闹了几次被宫女劝的消停下来。

  陆士仪进宫看望周婉, 周婉对她说:“太皇太后她老人家未免太顽固了, 她一个失势的老太太,过什么样的日子完全仰仗于皇上,若不是皇上顾及着那点孝名, 真把她凉着别人也不敢说什么。”

  话虽如此,孝顺的名声对于皇帝还说还好很有用的,太皇太后毕竟是皇帝名义的嫡祖母, 尤其是赵策是以先帝的嗣子名义登基的。

  陆士仪笑道:“太皇太后年纪大了,眼睛也花了,九十九步都做了,不差这最后一步了吧。”

  周婉道:“你说得对,我是最近被她折腾烦了,其实想想也没什么好烦的,太皇太后那里都是我的人手,翻不出浪来。我最近的日子过得太顺心了,也该有点事让我醒醒神。”

  陆士仪仔细打量她,身形丰腴了一些,以往周婉都是轻轻瘦瘦的模样,让人看着都觉得可怜,自进了东京,安稳下来,日子过得顺心了,渐渐开始心宽体胖。

  她身边的宫女讨好地说道:“说不定娘娘又要添了一个小皇子了。”

  “真的吗?太好了,恭喜姐姐了。”

  周婉摆摆手,“只是例假晚了几天,还不确定,御医也没有诊出来,要再过一些日子才能看出来。对了,你有没有动静?”

  陆士仪摇摇头,“没。”

  “廷璇都有六岁了,以往是大梁局势不稳,如今渐渐安稳下来,你也可以为廷璇填添个弟弟妹妹。宫里有个还不错的大夫,我让他替你看看,开几副药调理一下。”

  “姐姐,我吃不惯那些苦药,孩子的事情要看缘分,有廷璇一个我就很满足了。”陆士仪直接给拒绝了。

  周婉想了想,道:“生孩子确实是女人的一道鬼门关,如果是嫁到普通人家,有晖儿一个我就知足了,只是在这宫里,却不行。”

  陆士仪想起来,赵晖不是赵策唯一的儿子,赵策的长子被掳到金国,她问道:“难道皇上还想要把大皇子接回来吗?”

  周婉道:“皇上是慈父,偶尔会在晖儿面前提起他还有一个哥哥与两个姐姐,但是从未说过要接回他们的话。”她并不在乎这三个孩子会不会接回来,晖儿是嫡子,太子名分已定,大皇子回不回来都不会有什么影响。

  她说:“皇上派了人与金人谈判,只看能谈出一些什么来吧。咱们别说这些了,我们之前说好的,要让廷璇认我为义母,我不能白担了义母这个名声,你们家不缺金银珠宝,我便不赏她什么东西,不过我已经向皇上讨封,封廷璇为平阳县主。”

  大梁朝,皇帝的女儿称公主,太子的女儿称郡主,亲王、郡王的女儿称县主,这都是实打实的封号,有享受封地的供奉,确实是一份极丰厚的赏赐了。陆士仪喜不自禁,望着周婉,“周姐姐……”

  “那些感激的话就不必说了,咱们从小一起长大,你的女儿就是我的女儿,以后我是廷璇的义母,晖儿是她的义弟,就算廷璇没有亲兄弟替她撑腰,晖儿也可以替她做主,让别人不敢欺辱她。”周婉笑道。

  正巧这时候,田太后让人把廷璇与赵晖送过来,坤宁殿中的侍人们见皇后高兴,纷纷拜见新出炉的平阳县主。廷璇懵懂,“谁是平阳县主?”

  周婉把她揽在怀里,怜爱摸摸她的发梢,“你就是呀,好孩子,叫我一声义母。”

  廷璇看了陆士仪一样,见母亲点头,她软软地喊了一声:“义母。”

  周婉更加高兴了,又赏了她不少好东西,赵晖问道:“廷璇姐姐以后是我的姐姐了,会不会住在宫里啊?”

  廷璇立刻从周婉的怀里窜出来,抱住陆士仪的腰,使劲摇头,“我不要跟娘分开。”

  陆士仪笑道:“傻孩子,娘也舍不得跟你分开,不过你义母要是想你了,你进宫住几日可以吧?”

  周婉也跟着说:“廷璇愿不愿意陪着义母?”

  廷璇仔细想了想,点点头,“好吧。”

  赵晖拉着廷璇的手傻乎乎地笑:“姐姐!”

  宋淮知道女儿被封为平阳县主的事情后,苦笑道:“皇家的恩宠太过,太显眼了,也不是一件好事。”

  金军包围了赵策,他率兵突围救了赵策一命,再加上追随皇帝抗击金军的功绩,深得皇帝敬重,被封为徐国公,已经让有些人看不惯了,现在女儿又被封为县主,更加让人侧目。

  陆士仪道:“我想其他人倒不会说什么,只怕是魏陶那边的人在说话吧。子平,你有没有想过,这些都是皇上心中的意思,他就是要把你扶持起来,你只要不辜负他就行了。不要跟那些臣子比什么资历,你能力比他们强,又有皇上的支持,他们动不了你。”

  宋淮道:“我只怕权势太盛,有一天皇上会对我猜忌……”

  “真有那么一天,你就辞了这官,咱们去眉州,反正去哪里都行。”陆士仪并不太在乎。

  宋淮把她搂在怀里,“士仪,有你这句话我就安心了。”

  陆士仪推开他,笑道:“我又不是官迷,这个徐国夫人当着也就这样嘛,你有自己的抱负,趁着现在皇上支持你,就去做,有一天皇上不支持你了,或者你觉得想要退下来了,我们就找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居住。”

  “好。”宋淮感动极了。

  ……

  大梁与金国的谈判进入了僵持阶段,魏陶甚至亲自去了燕京与金人谈判。大梁要求金人大梁的国界,并且收复长城以南的一切汉地。金国当然不同意,他们自恃太上皇在手中,就如同王牌在手,提出按到原来大梁与辽国的边界来划分,同时还以太上皇、萧皇后,及其他宗室需要供养为由,让大梁每年向金国输入黄金五十万两,白银一百万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