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126节(1 / 2)





  只是陈柏没注意到的是,在他进入齐政房间的那一刻,刚才还在和一群学生下棋的孟还朝,正一脸无害笑容地走到了房间外,背靠在了门上,如同闭目养神一般。

  房间内,陈柏说道,“蛟龙化蛇,德行有亏,政通人和,天下大吉,第一步已经初步完成,现在进行第二步,掌控上京除了军队以外的其他命脉……”

  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,大王无论如何都不肯承认齐政,那么他们就要让大王不得不承认,非承认不可。

  ……

  几日后,上京城突然发生了一些奇怪的变化。

  上京城是四通八达的,其中最主要的干道成十字行,连通东市西市,以及南北,然后再从这些干道分散出一些小街道。

  这一天,上京的百姓一走到大道上,就发现以往人流量特别多的街道边上,突然多了一个奇怪的牌子。

  十分奇怪的牌子,用一根笔直的棍子钉在地上,上面是一块木板。

  木板上是醒目的字,“铜锣湾站。”

  还不仅如此,还有一排稍微小一点的字。

  “夕水巷站, 春熙巷站 支矶石巷站……”

  很多街道的名字。

  这些街道的名字他们熟悉啊,不就是上京一个个街道吗?

  “这牌子我刚才在其他地方也看到过,这是什么?”

  “我也看到了,我们走的不是同一条路线,怎么都有,奇怪。”

  这时,一辆马车从远处驶来,马车停在了牌子旁边,马夫放下马鞭,突然面无表情的大声道,“有去夕水巷春熙巷支矶石巷的么?上车了,两个铜板一位,无论距离多远,一律两个铜板……”

  众人:“……”

  别看陈柏陈小布每次出门都坐的马车,但这是因为他们是贵族,对于普通百姓来说,马车可是奢侈到不行的东西。

  听懵了好一群人。

  还有人嘀咕了一句,“两个铜板?那能去响水巷么?”

  结果,马夫还真回了一句,“去响水巷可以在支矶石巷下车,转102路公交就行……”

  第58章 上京快递

  “真两个铜板乘坐一次?我听着怎么到最近的巷道和最远的巷道好像都是一个价?”

  还有人兀自不信, 不由得问道,这规则的确挺迷惑人的,岂不是坐得越远越划算。

  马夫看了一眼答道,“两个铜板的单程价格, 无论多远都是这个价格, 到终点站就必须下了, 不能一直呆在车上, 如果要坐回来,重新计价。”

  规则其实非常的简单,只是一时半会有些让人无法理解罢了。

  说完,马夫还补充了一句, “对了,老人和小孩半价,上车一个铜板。”

  众人:“……”

  这又是什么奇怪的规矩, 但对老人和小孩十分的友好啊。

  两个铜板贵吗?不贵,但对普通老百姓来说, 也是钱啊。

  但他们不是现代人, 每天上下班都得搭乘公交系统,所以偶尔坐一坐的话, 这价格就显得实在便宜到了不行。

  古代的交通是十分不方便的, 哪怕是在同一座城市,走亲戚串门都十分困难。

  唯一方便一点的马车, 一般普通百姓又租借不起,也只有贵族家里,自己养得有马, 买了马车。

  所以马车一直以来就是贵族出行的象征。

  估计好多百姓, 虽然经常看到马车, 但真正自己坐过的恐怕很少很少。

  有人眼睛一动,掏出两个铜板,他小老百姓也试试坐马车什么感觉,不就是两铜板,他出得起,就算这马夫出尔反尔,只将他拉一段距离就让他下车,他也觉得没白体验这一把。

  马夫指了指旁边一个奇怪的箱子,箱子很怪,只在上面留了一个手都伸不进去的小口,“铜板扔里面就行。”

  还有百姓也是心中一动,他家女儿嫁给了西市的人家,但因为走路的确费时了一些,所以一年到头也没见着两次,要是两个铜板真能将他拉到西市,他怎么也得试试。

  这一站也就上了两个人,因为公交车还是新奇的东西,也只有适逢其会的人刚好碰到。

  然后他们就发现,每到一个有那种特殊牌子的街道,马车就会停下来,马夫用固定的语气说了一句,“xx站到了,有下车的可以下车了。”

  让人疑惑到不行,车上没这下的啊。

  然后又对着外面吆喝,“到xx方向的有么?路经xx,xx……”

  固定的语调,就跟他们刚遇到马夫时一样。

  又上来了两个心里好奇的百姓,马车上的人面面相觑。

  不同的人,坐在同一辆马车上,开始还有些尬尴,但他们慢慢发现好像也就那么回事,各干各的就行,谁也不干涉谁。

  就像陌路相逢的路人,有兴趣的可以聊上两句,没兴趣的就当是人生无数的过客中的一个就可以了,不需要记住对方,也不需要被别人记住。

  就这么简单。

  马车上,经过一阵尬尴后,终于有人对马夫问道,“你们这个马车,明天还有吗?我明天带我孙子也去走亲戚,对了我孙子还是小孩,好像只需要一个铜板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