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414章走投无路(2 / 2)

  当然,炮击强度不是很高,基本上每个小时只有几十枚炮弹落到开普敦市区,而且主要是中小口径炮弹。

  主要就是,第四舰队要在这里进行第一次燃油补给。

  开普敦遭到炮击,对英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。

  虽然在德班遭到炮击之后,英国上下都知道,中国海军的远征舰队即将进入大西洋,而且肯定会来到欧洲附近,但是在获知开普敦遭到炮击的消息之后,英国举国上下依然是一片震惊。

  要知道,曾几何时,开普敦是英国最主要的殖民地据点。

  在半个世纪前,英国人还在这里与有德意志第二帝国支持布尔人打了一仗,最终确立了英国在南非的霸主地位。也正是在此之后,英德关系由友好转变为敌对,拉开了长达半个世纪的英德对抗。甚至可以说,在这期间爆发的两次世界大战,最核心的矛盾就是英德为了争夺世界霸权。

  虽然中**队没有攻打开普敦,但是这场炮击也意味着,开普敦今后恐怕再也不会是英国的殖民地了。

  这一天,丘吉尔再次跟罗斯福通了电话。

  可以想像,丘吉尔依然怀有一丝希望,依然认为大西洋对岸的美国会为了英国做出必要的牺牲。

  根据战后解密的资料,当时丘吉尔没有提出让美军派遣战舰增强皇家海军,而是希望美军去拦截中国舰队。按照丘吉尔的说法,如果美军能够击败中国舰队,就能极大的鼓舞英**民的士气,让英国继续坚持下去。

  显然,丘吉尔没有夸大其词。

  这个时候,英国人对中国舰队的恐惧,远超过了北海对面的德意联合舰队。

  主要就是,中国海军不但在印度洋上全歼了第二印度洋舰队,还在太平洋上打垮了曾经不可一世的美国海军。虽然有足够多的情报表明,中国远征舰队里没有舰队航母,而且主力舰也不多,但是在英国人看来,中国舰队是不可战胜的,而且打到现在,中国舰队确实没有吃过一次败仗。

  可惜的是,罗斯福再次给了丘吉尔一个模棱两可的答复。

  事实上,到最后,美国海军也没有采取行动,因为美国海军相信,即便击败了中国远征舰队,也无助于改变英国的处境,因为攻打英国本土的绝对不是中**队,而且中国舰队也未必会参加攻打英国本土的作战行动。如此一来,美国海军就有理由相信,中国海军在这个时候派遣远征舰队进入大西洋,其主要目的不是支持德意联军攻打英国,而是要牵制住美国海军。也就是说,如果美国海军派遣舰队去拦截中国舰队,那就正中敌人的下怀,失去了保卫英国的能力。

  结果就是,美国海军依然按兵不动。

  一月十九日,第四舰队到达阿森松岛附近,在炮击了该岛之后,出动一支规模不到五百人的陆战队攻占了这座大西洋中部的岛屿。

  这下,英国人更加绝望了。

  要知道,阿森松岛是英国在大西洋中部最主要的海军基地之一,而且是英国皇家海军在该地区的反潜护航中心。当时,岛上大约有四千名英军,即便其中绝大部分是基地维持人员与后勤保障人员,只有一个陆战营的兵力。问题是,这些英军根本没有做抵抗,在中国陆战队上岸之后就缴械投降了。

  更重要的是,这意味着,中国舰队能在十天之后到达北非的大西洋港口。

  一月二十日,丘吉尔再次去觐见了英王。

  这次,丘吉尔不是去征求英王的意见,而是明确无误的提到,英国已经到了不得不投降的时候了。

  说白了,就是英国将不可避免的战败,而在这个时候选择投降,至少能够确保本土不再遭到战火荼毒,至少能够让四千万英国人不再遭到战火摧残,至少能够让饿着肚皮的英国孩子能够吃上一顿饱饭。

  丘吉尔没有请求英王,只是在向英王通报情况。

  当然,英王也早就做好了思想准备。

  要知道,即便德军没有登上英国本土,英国每晚一天投降,就意味着会有上千人在轰炸中伤亡,更意味着巨大的财产损失。

  如果战败无法避免,就得争取减少战争损失。

  一月二十一日清晨,丘吉尔在首相府召开了最后一次战时内阁会议。

  会议结束之后,他跟远在大西洋彼岸的罗斯福通了最后一次电话。这次,同话只持续了不到十分钟。

  随后,丘吉尔给驻瑞士大使发了一封电报。

  下午四点,英国驻瑞士大使正式向德意志第二帝国、中国、意大利、荷兰、土耳其等国大使递交了投降书。

  到此,英国正式战败投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