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58节(2 / 2)


  秀鸾说完,抬手擦了擦眼泪,倔强地走回楚离的身边,也在他的身边跪下。哥哥说他的身份还不能让父皇知道,可若是不让父皇知道,今夜这事,父皇一定会罚他。可哥哥没有错,她也没有错,父皇要是罚哥哥,她就和哥哥一起受罚。

  嘉禾帝方才说完看到秀鸾哭就知道自己的话重了,可还没等他想到话来安慰她,秀鸾就突然说了这么一通话。意外之余,嘉禾帝免不了更加震怒,他一向听话懂事的女儿居然为了一个男人这么跟他说话,原本他没有让人进来,就是存了想要替她隐瞒之心,毕竟秀鸾是他的女儿,她若名誉有损,他的面子上也过不去。可偏偏秀鸾一点都不明白他的苦心,居然为了护着楚离和他顶嘴。

  嘉禾帝真是气坏了,口不择言道:“朕为什么骂你?鸾儿,你还记得你的母妃吗?柔儿她温婉大方,知书识礼,朕一直以为,在朕的众多儿女中,你是最像你母妃的。可你看看你今日都做了些说了些什么?简直是不知羞耻!”

  嘉禾帝本想等楚离求情,教训几句,就让他回去反思,然后再找秀鸾好好谈谈。若秀鸾真心属意楚离,他并不介意让楚离当个驸马。可现在,要不是看在柔儿的面子上,他恨不得立刻让人把楚离拖出去乱棍打死!鸾儿会变成这样,一定是被他蛊惑的!

  在听到嘉禾帝这番话时,尤其是最后一句,秀鸾如遭雷击,整个人僵在原地,脸色惨白。

  父皇刚才说她什么?不知羞耻?原来在父皇的眼里,她就是这样一个人吗?

  秀鸾目光呆滞地望着嘉禾帝,她始终不相信刚才这些话是父皇说的。

  女儿眼底的绝望深深地刺痛了他,嘉禾帝手握成拳,他明明之前就知道自己的话说得重了,为何又……嘉禾帝无声地叹了一口气,转过身,不忍再看女儿的眼神。

  正在此时,许久没有开口的楚离突然出声:“皇上,您还记得柔妃吗?”

  自从十二年前柔妃和他的冀儿出事后,宫里几乎无人敢在他的面前提起这两个名字,就连每逢柔妃的忌日,刘喜提醒他的时候也是战战兢兢的,还从来没有一个人敢如此平静地和他说这个名字。

  嘉禾帝再次转过身,眼神复杂地打量着眼前的少年。

  第一次听到他的名字,是在骞儿的口中,听说他在去年上元节的灯会上,对上了一般人都难以对出的对联,当时他听了只是笑笑,并未放在心上。第二次是他同骞儿昱儿一起去幽州,骞儿说要不是他的神机妙算,他们就不会那么顺利地将粮草送到军营,要不是他的出谋划策,他们也不可能亲手取了司马成的性命,在短短几日内逼晋军不得不投降,还亲手递上降书。当时的楚离只是一介平民,他听了之后,心里更多的不是对楚离这个人的震惊,而是对一个百姓居然能有如此胆识的震惊。

  再后来,辞官多年的李宓回宫找他,说要举荐一个人。李宓在辞官以前,也算是两朝元老了,可自他登基以来,朝中不少官员都曾举荐过自己的门生,唯独李宓从来没有。这回李宓竟然用他举荐的人作为回朝的条件,而且也只是想让那个人从被礼部剔除的贡士名单里重新添进去,嘉禾帝十分好奇,仔细一问才得知李宓要举荐的人,居然又是楚离。

  楚离,楚离,他的儿子替提他的时候总是一脸骄傲,而且还是李宓欣赏的人,那个时候起,嘉禾帝才真正将此人的名字记在了心里。直至看到他交上来的答卷,他终于明白为何骞儿和李宓会同时推荐他。

  嘉禾帝不得不承认,楚离入朝半年,他确实很欣赏这个少年。而且在他的身上,他总觉得能看到自己当年初登基时的影子,他的很多想法,很多见解,在某些方面,简直与自己不谋而合。

  过去他一直将这些巧合归纳为他是李宓的门生,是骞儿的朋友。李宓曾经辅佐他多年,自然知道他的很多想法,而骞儿是他的儿子,父子连心,能够猜到他想了什么,提前告诉楚离,也不是不可能。因此他对楚离的提携,很多方面也是看在李宓和骞儿的面子上。

  只是如今,看到这少年的眼神,他突然之间有些不确定,他此前所上书的那些与他不谋而合的想法,究竟是别人提醒他的,还是他自己想的?如果是前者,他不会降他的罪,可如果是后者……

  刚才他还提到了柔妃,他问他,是否还记得柔妃?

  他记不记得柔妃,和他有什么关系,为什么他会突然问他这个问题?

  而且居然,自己一点都不反感?

  “你这话是什么意思?”过了许久,嘉禾帝才反问。

  楚离依旧跪在地上,与刚才不同的是,此刻他仰起头,目光毫无畏惧地与嘉禾帝对上,没有闪躲,没有隐瞒,只平静地仿佛是在叙述一件无关痛痒的往事。

  “十二年前,柔妃带着三皇子出宫去安国寺祈福,途径山路,突然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二十几个带着刀的蒙面人,他们凶残地杀光了所有侍卫和宫女,就连坐在马车里的柔妃和她奄奄一息的七岁的儿子都不肯放过。当蒙面人将他们两人拖出车外,柔妃自知生还无望,在被刀剑穿心的前一刻,拼劲全力将自己的孩子推下了悬崖。后来,消息传到宫里,皇上派人寻了好几个月,却只找到了柔妃的尸体,而她的儿子,不知去向。”

  楚离说完,嘉禾帝的脸色已经不能用震惊形容了,而他身边跪着的秀鸾,早就哭得泣不成声。

  “你……你怎么会知道,柔妃的孩子……是不知去向?”嘉禾帝浑身发凉,嘴唇轻颤,连一句话都说不完整了。

  当年柔妃母子出事,除了身边的亲近的人,很少有人知道楚冀并没有死,而他因为找不到楚冀的尸身,因此在柔妃过世半年后,对外宣称三皇子病逝。是以宫外的百姓们,几乎都以为三皇子是病死的。

  可他是怎么知道他的儿子没有死的?

  心里几乎有一个答案破土而出,可是嘉禾帝不敢去想,这是他盼了十几年的希望,他既希望他的冀儿能回来,又怕他的冀儿回来之后会恨他,恨他为什么当年不继续找他。

  嘉禾帝看着伏在楚离肩上不停地哭的秀鸾,哑着声音道:“鸾儿,你告诉父皇,你是不是知道了什么?”

  听了他的问话,秀鸾终于再也忍不住,痛哭道:“父皇,哥哥他没有死,哥哥,他就在这里啊……”

  作者有话要说:  啊呀,我为什么又断在这里……顶锅盖逃!

  最后一句把我自己写哭了,呃,我先去哭会儿……

  第85章

  “你……你说什么……你再说一遍……”面对着前面跪着的两个孩子, 嘉禾帝险些站不稳, 身体晃了晃,跌跌撞撞地往前走了两步, 扶着桌子好不容易才克制住激动的心情, 弯腰指着楚离,又问了秀鸾一遍, “你说,他是谁?”

  秀鸾哭得泪眼模糊,摇摇头,拽着楚离的衣袖晃了晃,急道:“哥哥,你快告诉父皇啊!”

  嘉禾帝紧紧地盯着楚离, 只见楚离的眼中似乎也蓄了泪,为了不让眼泪流下来,他仰起脸, 快速地眨了十几下, 然后闭上眼,深吸了一口气,才又重新睁开眼,缓缓道:“当年,母妃带我出宫, 我们在路上遇伏,所有人都死了。母妃抱着我跳下马车想要逃,可四周都是蒙着面的人, 他们把我们团团围住,母妃被逼得退到了崖边,那个时候,她还想着要带我逃出去,只可惜,他们的人实在是太多了……”

  “母妃临死前把我推下了悬崖,因为她知道,我一旦落入那些人的手里,他们肯定不会放过我,可悬崖虽高,掉下去不死也许还有一线生机……幸运的是,我在快要落到崖底的时候挂在了一棵树上,后来树枝承受不重我的分量折断了,但因为有了缓冲,我也只是受了轻伤。”

  “后来,我被京城一位去崖底采药的大夫救了,这些年来,我一直都住在他的医馆里,他为了替我治病,遍寻良方,终于在去年,将我的病彻底治好了,还有残留在我体内多年的毒素,也一并解了。”

  “你……你真的是冀儿?”嘉禾帝瘫坐在椅子上,怎么也不敢相信他盼了多年的孩子真的回来了。当年柔妃母子遇害后,明里暗里他派了很多人出去找刺杀他们的人,虽然抓到了几个,可没等那几人被带回来受审,那些人都不约而同地自尽了,对于幕后指使之人,他根本问不到半点线索。

  楚离看着他没有说话。

  “你……你可有什么证据能证明你说的话?”嘉禾帝定了定神,连声问道。

  他其实很想相信楚离说的话,可此事非同小可,他是君王,他的儿子是皇子,一旦他认定了楚离就是楚冀的身份,对于整个朝堂,整个后宫,甚至于是整个越国,都会有翻天覆地的影响。况且,三皇子楚冀,在十二年前就已经“因病逝世”,举国都知道,因此没有十足的证据能证实他的身份,就算他相信他的话,群臣也不会相信。

  楚离依旧不语,秀鸾已经不哭了,听父皇这么说的意思,其实他已经相信了吧。秀鸾急着朝楚离道:“哥哥,你不是有母妃的簪子吗?你快点拿出来给父皇看啊。母妃的簪子,父皇一定认得,你快拿出来,父皇会相信你的!”

  “什么簪子?”嘉禾帝追问,当日侍卫们将柔妃的遗体送回来后,她所有的遗物都被他同她一起下葬在了皇陵,就连她原先住的寝殿,他也让人封了起来,没有他的允许,任何人不得踏入半步。

  在秀鸾的催促下,楚离这才把从秦依依那里拿来的簪子拿出来,这枚簪子和他母妃的一模一样的,他并非有意要骗嘉禾帝,只是事到如今,除了这枚簪子,他没有别的办法证实自己的身份。正如嘉禾帝所想的那样,他早就预料到没有证据百官是不会信的,所以他才一直在等,也多亏了傅容那么早就把簪子给了秦依依,若是等她成亲后再给,今日或许就没那么容易让嘉禾帝相信了。

  果不其然,当嘉禾帝看到楚离手里的东西,整个人都坐直了,瞪大眼睛,手一点点伸出去,想要拿,却又害怕地缩回来。一瞬间,他的眼底复杂万千,像是想到了什么事情一般,有欢欣,有痛苦,有愉悦,有难过……

  这是柔儿最喜欢的簪子,他还曾亲手为她戴过,他不会认错。

  “你……真的是冀儿?”嘉禾帝的声音轻颤,他现在终于明白了,为何在第一眼见到这孩子的时候就会觉得熟悉,因为在他的身体里,留着和自己想通的血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