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我在古代搞现代化建设第255节(1 / 2)





  连圣人的眼睛都亮了起来,有了这些猪崽,他北凉百姓的生活品质,定也是要大大地提升一个档次的。

  这等功劳,和贡献水稻的功劳也不差了。

  其他百官也清楚,现在只需要将这些猪崽分到百姓家庭,莫少珩的功劳也就稳了。

  春季,是有一些微风的。

  众人向草原走去。

  风吹草低。

  议论纷纷。

  如今的牧童,早已经习惯了他们游牧的生活。

  还能看到骑着牛的牧童,悠闲地赶着猪崽。

  这或许就是他们不一样的生活方式吧。

  走了一段距离,硬是看不到猪崽的尽头。

  但已经能看到小羊糕和小牛崽了。

  圣人都忍不住说了一句,“你们的牧场,经营得倒是有声有色。”

  赵景澄等学生乐呵了起来,这是他们合伙经营的。

  他们早期的投资早就赚回来了,现在每年就等着分红,他们是股东。

  那分红的钱,府里每年可都是喜庆得不得了,他们这些小公子,在同辈中那可是富得流油,想买什么都不用问府里要例钱了。

  赵景澄道,“朝廷开春的时候还征用了我们的牛去犁地呢,我们都没有收钱。”

  百官:“……”

  圣人:“……”

  这牛可是个好东西,若不是有这么多牛,他们沿着运河开垦的水田,还未必能够种上水稻。

  每卖出一头牲口,朝廷也是要征收不少税的,也就说,朝廷的税收恐怕也多了不少。

  又走了一段距离,这才打道回京。

  回到京城,就是安排各地官员去百姓家里宣传了。

  第一,愿意养猪的,朝廷会提供猪崽,价格合理。

  第二,朝廷会辅助修建猪圈和指导饲养。

  一开始,肯定是要花一点成本的,就比如修猪圈的花费,但一但修好,就可以年年久久,每年都可以饲养了。

  百姓心里自然是有数的。

  朝廷也不强迫百姓饲养,都是自愿。

  好处也说得清清楚楚,猪吃草,并不会浪费粮食,只需要勤勤恳恳地饲养一年,过年的时候就可以得到一头大肥猪。

  一头大肥猪,节约一点吃,都够吃一年的了,比起以前,一年到头吃不上一两顿肉,生活的提升有多大,可想而知。

  以前,肉食还不方便储存,但现在不同了,盐价降下来了,好存储得很。

  又或者,炕在灶头也行,熏肉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。

  这一措施,在相对远一点的地方,百姓或许还会犹豫,因为毕竟需要前期投入。

  但在凉京周围的百姓就不一样了。

  这几年,他们已经尝到了猪肉的红利了。

  他们本就会购买一些价格合适味道又十分不错的猪肉。

  如今,让他们从小猪崽开始养起,细心一算,心里就火热了起来。

  那从牧场每天赶往凉京城东市的大肥猪,他们也是看见过的,肥头大耳实在喜人。

  一想到,自家只需要付出一些劳动力,年末的时候就能得到这么一头大肥猪,眼睛都是亮的,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
  等朝廷一宣传开,他们直接就报名了。

  朝廷会统一送猪崽。

  这是因为,离草原毕竟有一段距离,百姓基本都没有运输的马车牛车,虽然说春季温度还不算太高,但若是没有运输的车,极容易让猪崽中暑。

  而且,统一运输也省事,不用耽搁所有百姓的事情。

  就是,朝廷又觉得缺人手了,连登记的人手都缺。

  凉京,还有临近的几座城池都行动了起来。

  首先,需要给登记的家庭,修好猪圈。

  统一修建的好处也体现了出来,无论是运输材料,还是人工搭建,都有规有矩的。

  朝廷也能根据修建的猪圈的数量,来了解百姓养猪的情况。

  这一行动,自然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