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124节(1 / 2)





  两个女生就原本有点想聊八卦、想求安抚的心,被她们三个人这么一通红脸白脸的联唱,也要搞得无影无踪了。

  对视了几眼后,两个女生直接告辞,从她们在走廊里越来越急的脚步声来听,准是回去抢着复习了。

  谈诗凝已经笑眯眯:“哎呀,这就对了嘛。”

  她回身拿起自己床头的书本,顾影自怜地叹了口气:“唉,我可没有说假话,我这次可是真的没什么把握呢……”

  “没事,凝凝。”出乎意料的,竟然是诸梦先开口安慰自己的朋友:“要是你这次落选……嗯,反正窦信然也肯定会落选的,你有人陪。”

  叶千盈:“???”

  她本来准备好了一肚子要安慰谈诗凝的话,结果被诸梦噎得全都忘掉了。

  她现在心里只有一个疑问——居然能让诸梦都说出这话,窦信然,你在四班里究竟是怎样表现的啊?!

  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  到了考试那一天,似乎考场里连空气都是凝固的。

  大家都是华国的学生,为了能够获得今天的这个名额,平时在学校里、在补习班里、在学校开设的竞赛课里,都没少做什么“希望杯模拟考”、“cmo模拟考”“xx年集训队第一轮模拟”之类的卷子,甚至连模拟考都模拟过几次。

  但是,以imo为模板的模拟考,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,这还是第一回 。

  不少人在熟悉的考场坐定时,心里都泛起了一股奇妙的感受。似乎通过这么一个模拟考,大家就隐隐触碰到了国际赛场的边儿似的。

  在众人之中,叶千盈的心情倒是还算平静。

  毕竟在她对自己的定位里,不要说这次考试,就算是以后真的加入了国家队,去参加imo,那也只是她的一个开始,离她想要达到的目标还远着呢。

  要说有什么唯一的感觉嘛……

  “三道题,四个小时。”叶千盈感慨道:“感觉时间从没有这么充裕过。”

  对于自己宿主的感想,系统也踊跃地给出了建议:“这里建议宿主也可以把自己日程表里的工作量翻个1.5倍呢,这样再过一个月,您偶尔给自己恢复到正常的一倍工作量,也会像现在一样,感觉幸福的哦。”

  叶千盈:“……”

  她第一反应是,听听这话吧,这到底是一个什么坑宿主的系统啊。

  不过再转念一想:咦,好像确实是这个道理?

  所以历年以来,一般集训队的考题(特别是最后留下的15个人的日常训练题),都是要难于imo的,就是因为相同的理由。

  cmo一场考试四道题,所以imo一场考试三道题就会觉得时间宽松。

  集训队的难度要比imo大,这样,在imo里看到了难题,就不会乱了阵脚。

  说到底,无论是cmo,还是集训队,都是为了参与国际比赛而预备的啊。

  ……

  第一次大考过后,连走廊里来去的同学都仿佛沉默了许多。

  真不愧是完全模仿了imo赛制设计的模拟考:考试的第一题、第二题、第四题和第五题会采用固定类型的题目,而第三题和第六题都是整场考试里的最大难点。

  每道题只有七分,或许只是一个解答步骤,一个思路上的滑轨,就能造成一分的偏差。

  而无论是在集训队里,还是在imo中,一分之差就足以决定金牌和银牌的得主,决定胜与败的归属,决定这批考过试的学生们,究竟能不能够留下。

  就算是对自己留在集训队有十足把握的叶千盈,都在这样的考试里,隐隐地感受到了几分imo的紧张险恶。

  华国擅长的题目在数论和几何方面,不过近几年来,imo命题的第三题和第六题更多地偏向代数和组合。代数还好,这是叶千盈的长项。但是组合……她实在是做得不太顺手。

  关于这一点,她觉得寇承载完全足以替自己证明= =

  第一次大考的第三题,就是把几何与组合结合起来,编成了一道难度颇高的题目。

  倘若不是每道题的平均时间加长了,那叶千盈很可能会做不完这道题。

  卡在交卷的前十分钟把过程书写完毕,叶千盈缓缓地吐出一口气——好了,不用商量了,组合的练习也要加入日程。

  她要以最完好的姿态去参加imo考试,决不让自己有一块短板!

  第二场考试,相对来讲就比较顺利。

  压轴的第六题是数论和代数的结合,这两个考点,无论哪一个,都是叶千盈的强项。

  因此只用了不到一小时时间,她就把这道题成功破解。

  在将笔扣回笔帽的前一刻,叶千盈心里非常笃定:自己会是留下的十五名队员之一。

  像是为了验证她的猜测一样,当天晚上,她在回宿舍的大路上碰到了正在聊天的袁老师和方老师,两个老师抬头看到她,方老师立刻抬起手来和她打了个招呼。

  而一向不苟言笑的袁老师,竟然破天荒地对她露出了一个微笑。

  “回宿舍?”

  叶千盈愣了一下才回答:“嗯,是的。”

  “那快点回去吧。”稍稍停顿片刻,袁老师又含着一个恶作剧的微笑补充道:“这次没去看镜水湖吧,所以别迟到啊。”

  叶千盈:“!!!”

  啊—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