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172节(1 / 2)





  如果不是因为论文结束处的致谢,主编真的会以为,这是哪个自己没记住名字的教授发了一篇论文过来。

  这种从理论来推导实验的论文,若是想要刊登,就必须交由专业人士审核。

  从主编的私心里,他是很想看到这种新颖的论文能够尽早通过审核,印刷上自己的刊物版面。

  但是很可惜,当时已经快过年了。

  专家平时也有自己的工作,不是专门给他们审专业论文的。特别是人家好不容易休个假,主编也不能没有眼色。

  所以这篇本来只要通过审核,就有很大概率在年后第一期《数字军工》上刊登的论文,因为专家的拖沓而推迟了印刷的时间。

  但再怎么拖,现在应该都已经审完了吧。主编在心里暗暗地想道:特别是他在把论文传给那位专家的时候,还不动声色地催了一催呢。

  右下角突然浮现出了弹窗,代表着主编的邮箱里收到了一封新邮件。

  在看到那个弹窗内容的时候,主编的眼前突然一亮。

  那个邮箱地址,他几乎都能默背出来!

  那是负责做论文内容最终审核的杜老的邮箱!

  原本微微驼着后背的主编,一下子就挺直了腰板。他毫不犹豫地直接点开了那封邮件,准备迎接一个“审核通过,可以刊登”的邮件内容。

  来吧,让他看看,审核……

  等等?!

  主编不自觉地往电脑屏幕上前倾。他反复地确认着邮件上那几行字的内容,几乎要把自己的整张脸都塞进电脑里了。

  在邮箱闪烁着些微荧光的白底上,九个黑字无情地反射着冷冷的光。

  “审核未通过,不予刊登。”

  主编的表情从开始的震惊,缓缓地变为迷惑和愕然。

  ——怎么会这样?

  ——为什么会这样?

  这篇论文明明写得很好啊。

  他当了主编这么多年,在军工类杂志里能混出名堂,自诩也算半个内行。要说他们一双眼睛能去现场指导那是胡扯,但至少能够分辨出一篇文章的好坏。

  像是b大的这篇论文,看着根本挑不出毛病,怎么能不过呢。

  哎呀,这是在搞什么呢。

  莫非,是他年前的时候发生了疏忽,不小心把文档给传错了吗?

  抱着最后一丝期冀的心理,主编打开了自己传过去的原件,然后发现……自己也没有传错啊。

  眉心渐渐聚成一个疙瘩,主编的那股犟劲儿也涌上来了。

  有一说一有二说二。这篇文章的质量,明显要比某些教授发出来灌水的东西要好太多了,它被毙了,主编是绝不承认的。

  要是这么一篇文章,都要被那些明显就是混混资历的教授挤下去,那他们以后要用什么面目来面对有理想的年轻人们?

  做学术,不就是要一股求实的精神吗?

  主编看着那行回复,心里拿定了主意。

  年轻的时候,要不是因为这股犟劲儿,主编现在就不会在主编办公室里坐着,而能再往上一个楼层了。

  但就算如此,他行不更名坐不改姓,就是这么个直性子!

  主编找到杜老的联系方式,把邮箱回复拍了张照片发过去,恭恭敬敬,却又绵里藏针地问道:

  “杜老,我看这篇文章的审核结果您发过来了,不知道它究竟是什么地方不合格?”

  对面的大佬没有让主编等待太久。

  “这篇文章,我们一起研究了,最终的决定是不给过。”

  “这篇文章还有其他编辑看过吗?几天可能会有人来找你们,你们要做好心理准备。”

  不给过……心理准备……

  主编的第一反应是有点茫然。

  他虽然想要讨个公道,但一篇论文,不给过就不给过了,怎么还要心理准备的。

  不过下一秒钟,在理解了杜老话里含义的时候,主编一下子醒悟过来!

  啊!原来是这么回事!

  在军工杂志这种格外需要重视的地方工作,主编的敏感性是绝对一流的。因此,只需杜老稍稍点拨,他便回过神来。

  这一下子,他豁然开朗,全都懂了。

  这篇论文不予发表的原因,当然就是因为写得太好,可实践性太强,所以才被上头出手给截下来了嘛!

  至于那个“过几天会有人来找你们”,当然就是指会有军方过来,和他们单独就这篇论文的内容,专门签一个保密协议啦!

  虽然干他们这行的工作人员,一般入职的时候就会先签一个保密协议。但是对于某些经手的特别重要的文件,协议还是会单独再签一份的。

  只是这种事非常稀少,一般三四年也不一定有一次,何况还是落在一个学生身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