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266节(2 / 2)


  她的肌肉略显松弛地靠着讲台而立,闲散地半面朝着屏幕,半面朝着台下,用十分钟的时间,精简地讲述了那个可能引起疑惑的问题。

  “接下来有谁想提问吗?”

  ……

  “下一个问题。”

  ……

  “再下一个问题。”

  ……

  长达一个半小时的提问环节以后,叶千盈背着手看向台下,她的嘴唇已经泛白起皮。

  在长达九个多小时的高强度思考和解答里,叶千盈脸上的淡妆已经微微斑驳,眉眼之间也不可避免地染上了几分疲惫。

  然而,纵观整间会场,再没有一个人能如叶千盈此时一般,高扬着头颅,如凯旋得胜的将军,神情带着终于摘取成功果实的自矜和傲意。

  她是这么骄傲。

  没人能指摘她的骄傲。

  因为此时此刻,在冰雹猜想的证明场上,叶千盈就是那个唯一的胜者。她尽可以宣布自己是德胜的将军,也足以宣布自己是征服了这个世界性数学难题的皇帝。

  “那么,还有谁有问题吗?”

  短暂的静默,和叶千盈结束自己的证明时一样寂寂无声。

  二十秒钟以后,坐在第一排的男人突然站了起来。

  他的头发已经花白,眼珠里的色彩也开始浑浊。

  但在场的人却没有一个会轻视他在数学界的地位,这位浑身载满荣誉和奖章的老人,是当今数学界言之无愧的泰斗。

  阿廷先生对叶千盈点了点头,用肃穆地口吻说道:“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,这个曾经困惑了世界几十年的谜题,今天在你的手里得到了答案。”

  话音落定的一瞬间,全场便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。

  几乎掀破礼堂顶得掌声中,系统的低语在叶千盈耳畔缓缓响起。

  “恭喜您,我的宿主——系统商城已开启第七层。”

  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  《冰雹猜想得到证实——曾与哥德巴赫猜想并列世界七大数学难题!》

  《当代最年轻的女数学家已经出现,冰雹粒子为其加冕》

  《数学界的天才之争?顶级人物已经出现,你应该听过她的名字!》

  类似的、五花八门的标题,在短时间内近乎血洗了世界媒体线上线下的报道。

  在之后的一个月里,来自全世界的数学家不断对叶千盈的证明过程给予了肯定和支援。

  他们表达的看法,无疑为冰雹猜想的破解奠定了更深的根基。

  关于冰雹猜想的完整论文,已经被叶千盈投递到身为数学界四大天王的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》的邮箱里。

  作为季刊,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》每年只会发布32篇论文,对于论文内容可谓精益求精。但一篇关于冰雹猜想的完整证明,无论被寄到哪个编辑部都不会被拒绝。

  在历经了长达三个月,最多时8个数学家对叶千盈的论文内容共同审核后,这篇冰雹猜想的证明论文终于正式刊登在季刊上。

  这一次刊登,也俨然标志着这个数学难题被破解无疑。

  新闻联播为此切给叶千盈三十秒钟的报道时间。

  在镜头画面里,叶千盈报告当日的影像记录中,叶千盈骄傲地放下笔的那一刻,如将军亮出古老的虎符。

  第二天早晨,各大报纸纷纷对此引用并且做出报道。

  在一众朴素、写实或者简洁明快的标题里,《新华报》的报纸头条,格外地匠心独具。

  在报纸头版上,叶千盈的双手与邓院士交握,师生两人齐齐看向镜头。

  前后相隔五十年,华国终于又出现了顶级的女性数学家。

  报纸标题引自郑板桥的《咏竹》。

  ——新竹高于旧竹枝,全凭老干为扶持。明年再有新生者,十丈龙孙绕凤池。

  第一百六十二章

  在冰雹定理被破解的当天晚上, 叶千盈的手机、邮箱还有网站底下,就塞满了来自全世界的贺函。

  面对这种应酬性的东西,叶千盈从来都是一概委托给ai处理。

  ai以电脑能够达到的最快速度,仅在0.0046秒钟内, 就把所有的贺函分做了三堆。

  第一堆是普通的、不知道那些人从哪里获得叶千盈联系方式的贺函。

  他们恭喜叶千盈达成这个伟大的成就, 破解了困扰了人类几十年的数学难题。

  然后, 他们委婉地在庆贺的最后, 表达自己希望得到叶千盈提携/有篇论文希望叶千盈能够看看/我是xx小报的记者,希望能够采访叶老师……等等愿望。

  虽然他们自己也知道,叶千盈会看这些信件的希望非常渺茫, 但是不试试看, 怎么知道有没有希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