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四十九章屯粮(2 / 2)


  “瑞雪……兆丰年?”这话谢瑜扬倒是从未听说过,如今听到林雨时这般说他略微想了想,这才回忆起乡间似乎有类似的说法。冬日天气越冷,雪越大,村子里的老人就会念叨着明年会有个好收成。

  最重要的是,作为一个过来人,他十分清楚明年大旱,很多地方几乎可以说是颗粒无收。

  他沉默了片刻,然后才低声道:“我猜测着,明年怕是要干旱。而且范围怕是不小……”所以才让林雨时大肆屯粮。

  这也算是对林雨时解释了他之前的行为。

  林雨时心道:果然如此。

  两个人沉默了片刻,林雨时才道:“这桩事情,大哥应当跟荣县令提一提才是。”荣县令夫妇对他们两人很是照顾,如果大旱到颗粒无收的话,只怕明年荣县令要不好过。

  现在提一句,总归是尽人事了。

  谢瑜扬想了想,然后才低声道:“我倒是想提一下,只你那句‘瑞雪兆丰年’可否告诉荣县令?”他说着看了林雨时一眼,又继续往下说:“我毕竟自幼在这里长大,实在不好说我是如何知道明年会干旱的。”

  林雨时听着这话双眼一转,转而就露出了笑容。

  “我懂了,既然这样,倒是不如我明天去给荣夫人送分红的时候提一句。”

  这个时代讲究子不语乱力神怪,然而又有不少人心中带着些迷信的想法。有些事情有志于仕途的谢瑜扬不方便做,却不代表她不能去做。

  两个人略微对了下话,这才敲响高家的大门。

  高亨大约是在整理货物,一个小厮听到声音就连忙开门。见是谢瑜扬和林雨时两人,他连忙招呼着两人进院子,顺带喊了一声。

  “老爷,谢先生和林姑娘来了!”

  高亨这才赶忙迎了出来,笑着道:“快到屋中暖和些,我今日才回来,买的东西太多还没来得及收拾整齐,倒是让两位见笑了。”

  谢瑜扬客气了两句,三人这才一并进了屋。

  屋中还有些货物未曾搬走,这会儿开门的小厮立刻带着人把东西都撤了下去,又有丫鬟端了茶水上来。

  三人分主次落座,高亨这才对着谢瑜扬和林雨时微微拱手,笑着道:“这一趟虽然匆匆,但是幸而不负所托!”

  林雨时闻言立刻坐直了些,目光灼灼看向高亨。

  高亨一一数出自己所去的几个地方,顺带报出了卖火锅方子所得得钱银。他说着示意一旁守着的小厮,那小厮立刻离开,不一会儿就捧来了几份契约。

  高亨直接示意小厮把契约给谢、林两人。谢瑜扬心知这都是林雨时的功劳,并不多看。林雨时笑了笑,接过契约略微翻看了下。

  契约的内容大同小异,有些细节虽然不太一样影响却也不大。

  “既然是要各处卖方子,我寻的就不是当地最大、最有能力的商户,大多都是中等商户。”高亨趁着林雨时看契约低声解释,“这样,等年后我再入京,就可以一路把方子卖过去,免得有些人拿着方子抢到了我们前头。”

  这倒是林雨时之前未曾想到的。

  这契约总共有五份,每份从一百八十两到三百两不等,总计收入一千二百三十五两,可以说是超乎她预计太多了。

  当时她承诺给高亨三分利,扣除这块的钱她到手还有八百六十两银子。这几乎赶上她火锅店一年的毛利了,而更重要的是,高亨这才把方子卖出去五份!等年后他上京,这一路上又能卖出去多少份?

  选择跟高亨合作,一则是此人行商,家业虽然不算大,但是见识广博。二则是之前林雨时与他几次接触,觉得此人信誉颇好,应当不是见利忘义。

  三则,她实在找不到更合适的人选了。

  “那我所托另外一件事情?”林雨时当时说所得钱银,三分之二拿去购买粮食送往稜县这边,余下三分之一换做通用的银票。

  高亨点了下头,道:“你当时说粮食越多越好,我就做主购入了六百两银子的各种粮食。以黄豆、高粱、玉米等杂粮为主,麦子和稻米只占其中一小部分。余下的两百七十两就兑换了两百五十两的银票,另外还有一些碎银子。”

  “高老板做事妥帖。”林雨时笑了下,丝毫不介意谢瑜扬知道她的钱财安排,“那粮食大概什么时候能到,我好做好接收的准备。”

  她想了想才又道:“可否安排在夜里入城,免得人多口杂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