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218节(1 / 2)





  在一个最合适也最不合适的时候,叶千盈的大脑里,突然萌生出了无尽了灵感。

  提着一只马克笔的叶千盈,突然挂在了讲台上。

  因为叶千盈是在座少有的年轻华国面孔,更因为比尔猜想的原因,她的这次报告还是很受关注的。

  随着叶千盈停顿的时间超过了二十秒钟,台下的观众有些窃窃私语。

  下一秒钟,那窃窃私语声变成了有点大声的惊叹。

  他们看见——那个十八岁的华国女孩,她一下子撸起了自己的上衣袖子,然后开始在自己的手臂上疯狂书写?

  上帝啊,她在干什么?!

  不理台下逐渐变大的声浪,叶千盈运笔如飞,快速把自己闹海超猛然迸发出的思路记在自己的胳膊上。

  灵感稍纵即逝,因此当它出现的时候,就不得不令人全神贯注,期冀着把它捕捞于手,哪怕是只抓住一个尾巴。

  叶千盈把它抓住了。

  两分钟时间,叶千盈的数字以及写到了自己的手肘。因为沉默的时间太长,也因为非常害怕这个女孩当场撩起裤腿,再把公式记在自己的大腿上,工作人员不得不上台提醒。

  “如果您已经没有思路……”

  “不,我写完了。”叶千盈面带微笑地说。

  她脸上飞扬着一种极其动人而自信的神采,令那个前来提醒的工作人员微微一愣。

  叶千盈放下宽松的袖子,看了一眼黑板,继续接着自己刚才的思路讲下去。在过去的反复推想中,她对比尔猜想已经无比熟悉,熟悉到了只要看一眼某个步骤,就能顺畅地接下去的地步。

  刚刚的意外被叶千盈用一个小小的笑话一笔带过。幸好大家多半都有这种突如其来的灵感事件,因此对叶千盈的表现也算宽容。

  只是,在数学会议结束后,对于叶千盈的表现,有些人难免有些微词。

  例如这是年轻人在故意哗众取宠,或者她的行为也太过不庄重……

  没关系,那些话都像是耳旁风一样,并不放在叶千盈的心上。

  她更在乎的是……

  周氏猜想,她有了思路!

  这是一个很大的进展,甚至可能是足以让自己把猜想证出来的大进展!

  第一百一十四章

  走下讲台以后, 叶千盈没有回到自己原来的座位。

  本来大厅的后门就是开着的,学术会议是个自由来去的地方,大家都安安静静的,遇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听一听, 发现有东西自己不懂, 或者有事要做, 那就悄悄出门去。

  毕竟, 他们是来交流最新成果的,不是被关在屋子里考试的。

  因为刚刚叶千盈在台上的动静,当她离开的时候, 有些人下意识地把目光看向叶千盈, 想知道她身上发生了什么。

  艾琳娜看着叶千盈的背影, 几乎想要追出去。只是还不等她站起来, 身边就坐下了一个纽约大学的同学。

  艾琳娜认出来, 这这个男生, 她以前在party里见过几面。他似乎一直都想和她说话, 有一次还和她一起到了健身房, 但艾琳娜甚至想不起他的名字,他似乎是叫……

  班森?他叫班森吧。

  “这就是那个华国女孩?”班森好奇地向着叶千盈的方向多瞄了几眼:“看起来, 她以前从来没有出席过这种场合, 因为她似乎不太能够承受压力。”

  艾琳娜耸了耸肩, 淡淡地说道:“我认为, 她可能是有了新的想法。”

  “是吗, 那就当成你说的对好了。”班森对叶千盈不感兴趣, 正相反,他还想知道,为什么艾琳娜会对叶千盈这么感兴趣, “你要过去看她吗,刚刚出了那么大的丑,现在她应该正一个人偷偷地闷在房间里哭吧。”

  “……如果是我,我就不会哭。”

  “是啊,你不会哭,所以你才是艾琳娜。”班森嬉皮笑脸地对艾琳娜说:“不过这女孩儿看起来太小了,虽然你们都说她已经十八岁,但我却觉得她长得像是没有成年。也许她的心智和她的模样一样的不成熟,对吧?”

  “走开,你真讨厌,去做你自己该做的事。”艾琳娜皱起鼻子,直接把班森赶走,“如果她决定用酒泼你,只要我看到,不管到底是什么时候——我都只会认为你活该。”

  “好吧,我活该,我现在就离开,回去写我的周氏猜想论文,你觉得这么办好吗。”

  班森哼哼两声,勉强从艾琳娜的旁边挪走自己的屁股,带着点酸溜溜的不甘心说道:“看着吧,比尔猜想女孩儿不会永远这么幸运的。”

  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  比尔猜想女孩儿现在在哪儿呢?

  叶千盈回了自己的房间里,运笔如飞,左边袖子已经被撸了上去。她正对着自己的胳膊,认认真真地抄写下自己宝贵的思路。

  在看着那个简单而重要过程的同时,那一刻的所有灵光,似乎也全都化作数据,回到了叶千盈的脑袋。

  像是时间的指针被拨动一般,才让叶千盈的思路顺着自己那一刻的感觉,尽数变成了现在的恍然。

  桌上的纸笔乱糟糟地推开,叶千盈带来的几本笔记,也都张牙舞爪地晾着书页,一本叠着一本地放在桌子上。

  酒店提供的小圆桌不算特别宽大,姿势还有点别扭,其实只够让两个人在一起喝个下午茶。但是对于此时的叶千盈来说,此地就是她飞扬灵感的天堂。

  关于周氏猜想到底要怎么证明……叶千盈终于想明白了。

  数学就是这样的存在。没有任何一个猜想是凭空破解,也没有任何一条定理是信手拈来。只有积年累月地沉浸于此,才能在积累到了某个关键节点的时候,由量变引发质变,最终一举突破那个至关重要的门槛。